王者榮耀成中國小孩玩具 外國小孩竟無游戲可玩
為了能在看孩子的同時安心工作,我把Wii U塞給孩子并啟動了《超級馬里奧3D世界》。
然而才過了十分鐘不到這孩子就卡關了。他無助的求救使我不得不停下手頭的工作。
一個合格的電子游戲理應輕而易舉的讓小孩子上手。究竟是什么使得事與愿違。
想必制作一款真正適合小孩子的電玩游戲并非易事。
我之所以這么想是因為我本身是一個游戲工作者,據我所知,專門設計給小孩子玩的游戲屈指可數,而為數不多的作品也是差強人意。《超級馬里奧3D世界》就是其中之一。
當我第一次給孩子玩《超級馬里奧3D世界》的時候,游戲體驗簡直糟透了。游戲帶來的成就感少之又少,而往往是伴隨著孩子的哀號,馬里奧大叔一次次地從懸崖跌落。我覺得他一直玩兒下去的話離德國boy也不遠了。
幾周后這孩子靠著自己的摸爬滾打掌握了控制馬里奧的技巧。讀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這孩子好棒棒哦!居然能把大家的童年陰影玩兒得這么溜。然而事實是這只是因為并沒有其他適合學齡前兒童玩兒的游戲。于是每當打開Wii U,他就只能被馬里奧大叔折磨,就像一直以來英國人覺得fish & chips也挺好吃到的。
這個例子可能充滿了我本人主觀的怨念,但事實是大部分游戲開發者們并不懂該如何設計一款真正適合小孩子的電玩游戲。他們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掌握游戲,不會去考慮孩子們時不時真的能做出過關所需要的極限操作。于是乎,只要一個游戲有著可愛討喜主人公,那這個游戲就被認為是為孩子們設計的。[!--empirenews.page--]
上個月我下載了《小小大星球3》,因為PS Plus可以免費游玩,而且我也挺喜歡前作的。當時我心中暗喜,這小子終于不用再被馬里奧虐了。畢竟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游戲,還支持多人合作。作為老司機,我只要跟他一起玩兒,帶他飛幾次他就能上手并沉迷其中。而我也可以甩手安心工作了。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雖然《小小大星球》并不像《超級馬里奧》一樣需要玩家有嫻熟的跑動和跳躍技巧,游戲的菜單以及操作卻異常復雜。想要通過各種機關,移動或跳躍中一氣呵成地瞄準和使用道具可以說是必修課。有些機關需要玩家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反應,我一個成年人可能都玩兒不來。而游戲往往只有一條路,有的機關一旦過不了那么恭喜你卡關了。
果然,沒過多久這孩子就卡關了,他上了一艘飛船之后怎么也動不了。而這時主人公只會不斷用惡意賣萌的語調重復著毫無提示作用的臺詞。我茫然地接過手柄把每一個鍵都試了一遍之后依舊一籌莫展。最終我不得不從頭開始這一關來找尋需要的提示。最后我終于發現必須先召喚出一個彈出式任務菜單并點選一個任務才能繼續游戲。
當時我內心是崩潰的。
作為一個主機游戲,《小小大星球3》復雜的菜單竟然把我這樣玩兒過前作的成年人難倒了。你跟我說只是一個為小孩子設計的游戲?玩兒這游戲玩家需要在三十分鐘內掌握快速切換道具,移動射擊以及操作蹩腳的任務菜單。你跟我說只是一個為學齡前兒童設計的游戲?
更重要的是,為了迎合游戲里一貫賣萌的含糊口音,游戲中的文本也跟著隨意了起來。設計人員有沒有考慮過讓這些剛開始識字的孩子們接觸“狗帶”,“鬧太套”
這樣的表達會有怎樣的結果。有時候我真好奇游戲工作者們有沒有自己的孩子,他們真的跟小孩子一起玩兒過電子游戲嗎?因為從結果來看他們并不知道孩子們玩兒游戲是什么樣子的。我的孩子常常聽不清游戲中的角色在說什么。你覺得學齡前兒童能看著過場動畫一下子明白“尼奏凱”的意思么?[!--empirenews.page--]
說真的,除了任天堂就沒有別家能做兒童游戲的么?如果誰知道的話請一定告訴我。因為現在我只能帶著孩子玩《洞穴探險》。雖然這個游戲充滿了能讓玩家死相慘烈的各種鬼怪,巨型蜘蛛以及長矛陷阱。它們可能會讓我的孩子做噩夢,但是這也比讓我的孩子變成德國boy強。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