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IRIS | 幣種簡稱 | IRIS |
英文名稱 | IRISnet | 核心算法 | |
共識機制 | BPoS | 基礎鏈 | |
眾籌價格 | 發行價格 | $0.080000 | |
區塊時間 | 區塊獎勵 | ||
挖礦方式 | 上架交易所 | 18家 | |
概念板塊 | 貨幣 / 跨鏈&側鏈 / Cosmos生態 | ||
官網鏈接 | |||
區塊瀏覽器 | 區塊站1 區塊站2 區塊站3 區塊站4 區塊站5 區塊站6 | ||
白皮書 | https://github.com/irisnet/irisnet/blob/master/WHITEPAPER.md | ||
開源代碼 | https://github.com/irisnet/irishub |
IRISnet(IRIS幣)以希臘彩虹女神Iris命名,她是在人間和天堂之間傳遞信息的忠誠使者。IRISnet是可以自進化的BPoS跨鏈服務樞紐。IRISnet的目標是成為鏈接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可信“橋梁”,為構建復雜的分布式商業應用提供新一代公鏈基礎設施。邊界智能和Tendermint團隊合作開發的IRISnet將支持公鏈、聯盟鏈以及傳統商業系統之間的無縫集成,使得數據和復雜計算能夠跨異構網絡互聯互通,實現服務的跨鏈調用。
我們希望發展當前的區塊鏈技術,讓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SmallMediumBusinesses,SMBs),甚至是個體自由職業者,可以在一個開放的網絡中提供他們的服務并享受回報。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確定了以下挑戰以及隨之而來的技術創新機會:
并非所有的運算都可以或應該以諸如智能合約這樣的形式在區塊鏈上實現
以太坊提供了圖靈完備的虛擬機運行智能合約,帶給人們開發分布式應用的諸多希望。然而,智能合約只能處理確定性邏輯(因此每個節點在處理完同一交易和塊后都能達到相同的狀態),而大量現存的業務邏輯是不確定的,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環境參數下可能會發生變化。
特別是現在,業務系統越來越依賴于計算機的算法進行決策優化,包括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NLP),機器學習和操作研究算法。我們經常會故意在這些算法中添加一些隨機性,以使決策不僅僅是局部最優狀態,同時試圖找到一個更好的次優結果。
另一方面,一些真實世界的業務邏輯應該在鏈下運行,不應該作為諸如可重復運算的智能合約這種類型來執行。利用分布式賬本集成和協同鏈下的服務和資源,是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更多真實場景中應用的關鍵。
如何利用現有的區塊鏈資源,包括公有鏈和聯盟鏈
使用一個公有鏈來處理所有用例是不可行的。每天都有不同的區塊鏈上線,各自專注于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比如分布式存儲、資產所有權或市場預測等。據coinmarketcap.com顯示,目前有超過1000種加密貨幣在不同的交易平臺上活躍。
構建業務應用程序時涉及處理存儲以及不同數據源的來源,我們的另一個工作動機是如何通過重用一些現有的工作,比如存儲(IPFS,SIA,Storj.io等等)、數據發送(Augur,Gnosis,Oraclize等)和物聯網(IOTA等)提供的這些專用的區塊鏈,而不是“重新發明輪子”。
此外,有很多(近)實時業務交易確實需要更密切的聯盟鏈/許可鏈/私有鏈來處理性能問題、安全問題和業務治理要求。因此,我們對分布式商業基礎設施的愿景是要具備在多種異構鏈,包括公共鏈/聯盟鏈/許可鏈/私有鏈之間具備互操作的能力。
跨鏈技術是滿足這一需求非常自然的解決方案。然而目前為止,現有的跨鏈技術主要是為了在已有區塊鏈中提供互操作性,并專注于通證的價值轉移。如何使用不同區塊鏈提供的資源,這一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比較現有的跨鏈技術如Cosmos和Polkadot,提出的跨鏈技術,我們發現Cosmos為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提供了更成熟的基礎。尤其我們發現Cosmos的多樞紐多分區(“many hubs and many zones”)和每個分區都是獨立的區塊鏈,擁有獨立的治理模型(“each zones are independent blockchains having independent governance models”的設計,提供了一種非常合適的體系架構,可以用SOC(SeperationofConcern,SOC)的方式對現實世界的復雜性進行建模。
為了最好地重用現有框架,我們提出了IRIS網絡(IRISNetwork),它是由一個樞紐和眾多分區構成的去中心化的跨鏈網絡,基于Cosmos/Tendermint實現,具有更為完善的通證使用。
鑒于IRIS網絡是基于Cosmos/Tendermint設計的,我們將首先討論Cosmos/Tendermint,總結我們從Cosmos/Tendermint繼承的特性和獨特的創新。
IRIS應用場景
分布式人工智能用于隱私保護下的數據分析
這個用例的服務基礎架構已由位于上海的科技創業公司邊界智能進行了原型設計,并將其應用到聯盟鏈產品BEAN(BlockchainEdgeAnalyticsNetwork)中,用于解決長期已來為運行分析模型獲取數據的挑戰。盡管同態加密是允許通過加密數據實現計算的關鍵方法之一,但由于性能低下,實際上無法解決現實世界的機器學習問題。
因此,BEAN的創建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利用傳統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模型并行性和SOA設計模式,作為區塊鏈的附加層開發分布式分析服務。
為了保護數據存取,運行在數據端的(部分)模型需要開放給客戶端,并在服務定義中說明。由于只有部分模型開放給客戶端,模型開發人員不必擔心有人竊取他們的想法。同樣,數據擁有者永遠不需要擔心失去對其數據使用的控制,因為數據不會離開他們的數據源。
其他潛在的好處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1.僅在鏈上交換少量參數數據,這可以幫助提高性能。
2.一種更實用的數據使用審計方法,這在醫療保健領域經常被用到。
醫療健康數據隱私度高,涉及眾多安全需求。這就為醫療健康數據用于跨組織協作的目的提出了挑戰(例如用于輔助診斷的跨醫院會診記錄搜索,新藥臨床試驗的患者身份,健康保險自動理賠等)。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ViableProduct,MVP)服務層的實現是建立在Ethermint的基礎之上,試圖連接眾多醫院、保險公司和分析服務提供者,以提供具有隱私保護的醫療健康數據分析能力。
支持鏈上服務注冊和調用的智能合約已經實現。鏈下數據處理的一個例子是支持相關診斷組(DiagnosisRelatedGroup,DRG)的分組分析服務。更具體地說,當一個醫院用戶調用DRG服務時,原始醫療記錄將在鏈下進行處理,使用服務提供者提供的客戶端NLP(由SQL和Python實現)代碼存根來提取通過區塊鏈接收DRGS服務傳來的結構化數據,而不傳遞高度機密的原始醫療記錄。
BEAN場景闡述了一個更復雜的服務使用案例,包括實現分布式分析、連接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消費者、利用區塊鏈提供可審計交易平臺以及可信任的分布式計算基礎。
數據和分析電子市場
通過對幾個AI+區塊鏈項目的研究,發現似乎大部分項目都旨在提供數據交換市場和分析API市場。在建議的IRIS基礎架構中,通過使用IRIS服務提供者SDK來發布數據作為數據服務和包裝分析API作為分析服務,從而輕松地構建這些網絡。
分布式電子商務
將建議的IRIS基礎架構與傳統系統(例如ERP)集成以獲取庫存信息,或對可信數據源進行鏈間查詢以獲取交通和天氣數據等信息,此方法與許多企業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已經熟悉的方法非常相似。通過集成這些服務來支持分布式電子商務應用程序,就有可能提供與中心化系統(例如Amazon亞馬遜或Alibaba阿里巴巴)相近的用戶體驗。
公有鏈和聯盟鏈的結合
對于許多業務場景而言,采用混合了公有鏈和聯盟鏈優良特性的混合架構,從而可以提供有益的結果,特別是在性能、安全性和經濟激勵方面。
例如,醫院和保險公司可以組成聯盟鏈以支持高性能的醫療保險交易,同時識別其他信息,例如關于某些疾病的全球服務的統計數據,這些信息可以從其他公有鏈中調用。從公有鏈接收到的通證可以返回給聯盟鏈中的信息提供者,從而激勵系統參與者改善和提高服務質量。
利用IRIS提供的這種基礎架構,可以在滿足嚴格的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大規模的自發協作。
IRIS服務基礎架構可以支持許多用例,例如更高效的基于資產的安全系統、分布式監管技術(如嚴格評估,互助市場等)。IRIS項目計劃之一還包括與此類應用程序項目團隊展開密切合作,以支持并使他們能夠擁有所需的區塊鏈基礎架構,讓他們專注于更高效地交付預期的業務價值。
展開 發展歷程 2020-04 第四階段將專注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完善IRIS網絡、SDK和手機客戶端,吸引更多開發者參與。 2019-11-2020-03 第三階段主要專注于通過IBC, 完成IRIS Hub與應用專有鏈網絡的連接。我們還計劃升級IRISnet移動客戶端以支持這些應用。第三階段還將重點實現IRIS網絡的迭代升級,以支持復雜的IRIS服務管理功能。 2019-4-10 第二階段我們將增加更多的基本模塊以支持應用開發,特別是DeFi應用。這些新模塊計劃在本階段發布,包括多資產管理、uni-swap、多簽賬戶等。我們計劃與1-2個生態伙伴合作,使用這些模塊開發應用。我們還計劃在此階段完成與Cosmos Hub的測試連接。 2018-01-2019-03 IRISnet項目的第一階段,我們專注于構建并啟動IRISnet主網(Hub)。 初始版本的IRIS網絡移動客戶端已在本階段發布。同時,我們也專注于IRISnet基本服務層的建立,已將其發布在IRIS Hub上,實現:服務定義、綁定、調用和查詢。 團隊信息本站提醒: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