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人氣大減 不合理的設置
這個游戲從誕生之初就有一定詬病的聲音,但這些聲音大多被淹沒在了粉絲的贊美之中,現在看來,這些詬病的觀點是直接觸及游戲的命脈的。
2016年十月的那個下午,拿到高額獎金(網傳60個月工資的年終獎)的《陰陽師》項目組成員們都不會想到,這個凝聚了他們心血的話題性手游在獲得如此成功之后迅速的走向了衰亡。正所謂是“暴起一時,小成即墮”。
要說2016年全年最有話題性的游戲,非《陰陽師》莫屬。和別的游戲只在特定群體中走紅不同,《陰陽師》在主流人群中也有極高影響力,街頭巷尾討論的最多的不再是電視劇電影,而是《陰陽師》這個少見的“和風”游戲。
2016年10月,剛上線半月的《陰陽師》登上了國內APP暢銷榜榜首,并連續十天位居第一。2016年11月,根據App Annie發布的10月全球手游質數報告可知,《陰陽師》一舉拿下全球游戲iOS收入榜的冠軍之位。2016年12月,《陰陽師》出品公司網易與國內電影業巨頭華誼共同舉辦發布會,宣布《陰陽師》真人電影化……
藍色為下載量,綠色為付費金額,數據來源:prioridata
任誰都無法想象《陰陽師》將衰落的如此之快,2016年4月,距離《陰陽師》最風光的時候還不到半年,下載量、付費金額就已經見底了。唏噓歸唏噓,這一切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empirenews.page--]捧殺之嫌:游戲本身難以長線發展
《陰陽師》這個游戲從誕生之初就有一定詬病的聲音,但這些聲音大多被淹沒在了粉絲的贊美之中,現在看來,這些詬病的觀點是直接觸及游戲的命脈的。
是的,《陰陽師》是一款有趣的游戲。作畫尤其精美,配音各個都是日本一線聲優,角色豐富人設有趣,故事也寫的不錯……咋一看下去,《陰陽師》有很多驚艷之處,非常吸引女性玩家和二次元愛好者。但是《陰陽師》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好玩的游戲。
1.初玩很有趣,常玩太傷神
用游戲愛好者的方式來說,就是太“肝”了。游戲需要不斷的玩,就需要不斷的給式神升級,升到最頂級六星所要消耗的精力就非同尋常,要練滿一個六星需要到五星滿級式神,每個五星又需要四個滿級四星……也就是說不考慮升級所要的經驗值,至少也要準備350個二星普通式神。
至于升級之路不需要費腦子,拿著手機不斷刷刷刷就夠了,但是培養一個式神就需要至少十天時間不斷的、反復的刷經驗值,刷經驗值的方式也方式也非常單一。只能不斷的刷副本,而且不能像別的游戲那樣“掃蕩”(即一鍵通過某一副本獲取經驗值及獎勵)。培養一個六星式神就如此耗時耗力,更何況培養更多的式神?
再加上其他不人性的系統設定,比如價格昂貴但很難有好屬性的六星御魂,(人稱“賭”御魂,可見購買御魂的風險之大),最高級別卡牌SSR極低的獲得率……過于枯燥的游戲體驗是不少人棄坑的關鍵。
2.過于弱的競技性與社交性
[!--empirenews.page--]前文提過,《陰陽師》的受眾不再是普通的國產手游受眾了,而已經成為了主流群體。因此競技場的設置時間會稍顯不合理,僅中午一小時和晚上一小時,對于上班族而言,很可能錯過這兩個小時的競技時間,對于愛好打競技的玩家而且兩個小時時間也并不能滿足他們的興趣。
再加上競技場斗技的套路并沒有那么復雜,得速度者得天下,只要速度上來了,對手無論是怎樣的套路都將被打的落花流水,這會讓一些研究玩法的玩家失去游戲興趣。
至于社交性就更弱了,除了“陰陽寮”(類似于工會)這個設置需要玩家進入一個組織之外,其他時候根本不需要玩家與其他玩家產生聯系,也因此難以拉親朋好友入坑,也難以讓玩家對游戲中的友情產生眷念之心。
3.“重氪”(氪金)不如“輕氪”不如“無氪”
《陰陽師》這款游戲,是能夠不花一分錢就能順利玩很久的。這在一開始能吸引大量不愿意花錢的普通玩家,看起來是是益處,但越到后面越會發現,這也是阻礙發展的一大問題。
花錢與不花錢,在游戲體驗上區別并不大,即使花了幾千人民幣,也并不意味著能抽到SSR,或者能買到好屬性御魂。游戲里臉好(運氣好)的玩家可以碾壓那些投了大量金錢卻一無所獲的玩家。除非真金白銀投下去上萬上十萬才會真正改善游戲體驗——這對玩家的經濟要求太高了。
這游戲里玩的好的要么是土豪,要么就是臉(運氣)好的人,這種設置會讓不少輕氪玩家放棄游戲。
[!--empirenews.page--]樹大招風:負面消息纏身,策劃問題重重
進入2017年之后,《陰陽師》的問題越來越明顯了,首當其沖的就是策劃問題。式神能力不平衡,一代式神一代強這些雖令人詬病,但還算能理解,副本的難度讓普通玩家無法進行游戲才是更大問題。比如“山兔”副本,不靠網上的“四三兔”教程就無法通過了,這讓打副本如何體驗到快感?
還有就是原本就需要運氣需要“肝”才能越玩越好的游戲,再多次的更新之后變得更加需要“肝”了。舉個例子,原本打“石距”副本可能十回掉三四個六星御魂,在一次次的更新之后,三十次也掉不了一兩個都有可能,玩游戲越來越累,還讓誰想玩呢?
其次是BUG問題。《陰陽師》這款游戲曾出過一些BUG,但沒有哪次的影響力超過“業原火bug事件”。1月,業原火更新之后,有玩家發現無論是怎樣級別的號都可以無限刷六星高級御魂,短時間內游戲里快速獲得全六星全滿等級的極品御魂設置,這一設置能輕松勝過那些投入上萬上十萬的高級玩家。
而且這件事情最要命的不是一時之間出現大量高級御魂的小號,而是官方直到事情發生第三天鬧得滿城風雨才開始處理,這大大損害了高端玩家的利益,有的服務器的最高級別玩家當即宣布“集體永久退出陰陽師”。
從示意圖中明顯能看出“描圖”痕跡
抄襲則是另一個問題了。1月17日,有微博網友指出,《陰陽師》新式神"煙煙羅"覺醒前的立繪涉嫌抄襲《少女前線》的"毛瑟Kar98K步槍"(俗稱"德皇")之后又有網友指出,"朵q貓貓"此前繪制的式神"夜叉"覺醒前立繪也涉嫌描圖一位日本畫師的作品。[!--empirenews.page--]
美術一向是《陰陽師》最引以為傲的部分,這兩起抄襲事件瞬間讓粉絲發現,即使是這一部分,也是值得懷疑的,因為大量立繪來自網易以外的外包畫師,且網易內部對游戲美術總監也并沒有那么嚴格的監管。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陰陽師》官方微博立刻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并允諾在下次更新之后修改。雖然認錯態度良好,但給普通吃瓜群眾帶來的印象已經形成了。
致命一擊:IP產業鏈還在路上,游戲本體已經死了
2016年12月的功夫影業發布會上,《陰陽師》出品方網易宣布要和華誼兄弟、工夫影業一起拍《陰陽師》真人電影了,并且宣布這部電影將于2018年國慶檔上映——也就是《陰陽師》橫空出世的兩年之后。
也因此這一發布會除了告知玩家《陰陽師》將改編真人電影之外,對IP產業鏈發展并無益處,甚至對多數玩家而言,改編電影也不是值得期待的事情。因為游戲本身是個毫無中國風味的“和風”游戲,主角是日本有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和他的小伙伴,配音是日本一線聲優,配樂也是由日本知名音樂大師梅林茂完成,這樣純粹日風的游戲怎么改編為國產電影?
更能讓人接受的應該是漫畫、動畫和周邊產品。動畫、漫畫沒有任何舉動先按下不提,周邊雖然還算成功,但對于品牌的推廣收益不大。
而一個游戲成功后立即開發動畫對很多游戲IP,尤其是日本游戲IP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例如日本經典游戲《lovelive》、《艦隊collection》都是通過動畫,進一步提高了游戲的影響,畢竟游戲人群與動畫人群并不完全重合,游戲與動畫可以互相倒量。[!--empirenews.page--]
以日本動畫《獸娘動物園》為例,同時開始企劃的游戲與動畫,先開始運營的游戲最后停服,后播出動畫作為小成本黑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品牌也成功立了起來。
《陰陽師》則明顯在IP衍生上慢了一步,在游戲走紅之后沒有立刻開始其他方面的衍生——實際上動畫與游戲只要獲得一個成功,就可能挽救整個品牌。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