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扭曲歷史 部分手游涉扭曲歷史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手游的發展,給家長的監護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建議加強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計劃,建立未成年人守護平臺,協助家長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議,應形成行業自律,培植積極向上、文明向善的網絡文化,引導優質的視聽及娛樂產品上網,推動品質提升,“整頓互聯網內容生態,應做到全社會共同關注,齊抓共管。只有政府監管部門、平臺主體和社會各界的協同配合,才能共同構建良好的網絡環境,監管才能真正發揮有效作用”。
荊軻是女的,詩仙李白化身刺客,名醫扁鵲成用毒高手……一款因人物設定、故事內容與史實懸殊而“走紅”的手機游戲《王者榮耀》近日引發爭議。與此同時,不少以黃暴內容為賣點的手游也引發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質疑。
青少年躋身手游消費主力
《1天花光18萬!孩子玩手機游戲敗光家財》《9歲熊孩子7天花費2萬多 稱花錢玩的游戲才帶勁》等奪人眼球的新聞層出不窮,他們與不斷增長的未成年人手游市場規模等數據共同見證了“青少年已躋身手游消費主力”這一事實。
伴隨技術革新、硬件和平臺的升級,從端游、頁游到手游,網游的發展不斷更新換代。從“端轉手”、電競,到直播、VR、影視化,游戲產業不斷開拓著新的變現方式,目不暇接的創新產品贏得越來越多青少年的青睞。
《2016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去年我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655.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7.7%。同年,我國游戲類上市公司Top10年度凈利潤均破4億元。
無疑,游戲產業近年來在盈利方面的強勢表現對經濟起到了提振作用,然而一張張漂亮的財報背后,卻有不少來自學校和家長的吐槽。有家長表現出對孩子成長過程中“認知不當”的擔憂。“我們雖然不反對孩子把玩游戲作為一種娛樂方式,但當我問起兒子一位歷史人物的時候,他滿口都是游戲技能,提到的故事情節大大遠離了歷史事實。”家長趙菁菁告訴記者。
也有老師擔心孩子沉迷于手游中的黃暴內容。打開蘋果、安卓兩大手游平臺不難發現,排行榜靠前的游戲中有不少充斥著“征服女神”“極致殺戮”“刺激體驗”等帶有黃暴暗示的字眼,意在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誘導其下載,達到推廣的目的。
部分手游涉及黃暴、扭曲歷史
去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實施移動游戲分類審批管理,對于移動游戲受理、申請出版題材內容、變更運營機構手續等作出了具體規定。此后,中國區App Store正式向應用開發者發出通告,根據廣電總局的通知,移動游戲需通過審批后才可發布。
盡管如此,記者調研時發現,如一款操縱女武神戰斗的手游《崩壞3》,玩家可通過點觸人物頭部、小臂、胸部等不同部位觸發不同的角色反應并收獲好感度,游戲包括了帶觸發條件的QTE出場技、華麗的怒氣大招、角色切換和屬性相克等多種元素的結合,達到吸引玩家的目的。手游《靈狐小倩》甚至把“曾因涉及低俗影響而被迫下架”當作宣傳亮點,并刻意突出“刺激體驗”“約美女”等字眼。
不少受訪家長認為,適當地打游戲可以愉悅孩子的身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開發智力、培養發散性思維。然而手游過多涉及黃暴內容、扭曲歷史文化,易導致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形成扭曲的道德觀,甚至促成他們暴力犯罪行為的出現。
北京市東城區一所中學的歷史教師認為,根據青少年認知的特點和規律,在首次接觸并理解事物或現象時最好建立正確的認知。游戲中架空的歷史情節和人物設置,對于歷史知識還不豐富的青少年來說,會妨礙他們的認知,甚至會誘導他們習慣于相信游戲的“世界觀”。
學者呼吁建立游戲分級制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