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規手游 未取得版號的手游現在怎么樣了
廣電總 局頒布了《關于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如今一轉眼到了 12 月底,關于游戲審核出版的消息也是一直不斷,從每一次報道中我們都看得出廣電總 局對于手游的審批速度正在加快,不過對于手游廠商來說,形勢依舊嚴峻…
大限將至 未取得版號的手游現在怎么樣了
新通知發布5個月 絕大多數游戲仍在等待
今年可以說是手游監管最嚴格的一年,而且這還只是剛剛開始,7月頒布《關于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指出,沒有經過審批取得版號的手游不得上線運營,而那些在“通知”頒布之前就已經上線運營的游戲需要在 10 月之前辦理并取得版號,面對高達 7 萬款存量的手游市場,這樣的時限規定顯然就是“一刀切”。
或許是廣電總局對于自身審批效率過份高估才有了如此之短的時限規定,但現實情況是從 7 月到 11 月,取得版號的游戲也就 2000 多款,并且大多是同一家公司的多款游戲取得版號。而在 9 月 20 日,廣電總局就發布了順延版號取得時限的通知,將其延長到 12 月底,如今“大限”近在眼前,那些未取得版號或是正在申請審核路上的游戲比比皆是,在媒體的調查采訪中不少手游開發商也是大倒苦水。
大限將至 未取得版號的手游現在怎么樣了
雖然游戲版號申請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對中小型的移動游戲公司而言卻并不容易。整申請提交材料步驟需要經過填寫,繳納申請費,出版社受理審核,當地出版局初審和新聞出版總署復審等復雜的流程。具體執行過程中,也要面臨兩大突出問題。第一,申請材料多,根據通知要求申請游戲版號須具備以下資料:著作權證書復印件、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ICP證復印件、出版授權書、承諾書和出版合同等。第二,審核時間長,在所有流程審批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審核時間是 60-90個工作日,如果遭遇復審流程,審核時間就會變得遙遙無期。
如此繁瑣冗長的審核流程顯然對手游產品的運營計劃造成了沖擊,特別是那些經濟實力欠缺的小型開發商更是倍感壓力,原本一款優秀,且盈利能力可觀的手游因為取得版號的時間過長而導致胎死腹中,那么這些開發商就只能選擇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會,就如同此前大家估計的那樣,不少開發商試圖通過版號代辦公司來快速獲得游戲版號。
把希望寄托在版號代辦服務上?
最近國內某些媒體采訪到了所謂的游戲版號代辦公司,其表示最近前來申請代辦手游版號的游戲公司數量有明顯增長。至于價格方面,一般在 1.5-3.5 萬元不等,根據手游類型的不同價格也會有區別,如果該游戲屬于廣電總局劃定的跑酷、消除等七大類型,那么審核速度會快一些,代辦費用也會少一些。
有意思的是,這些所謂的游戲版號代辦公司并不對是否能夠獲得版號作出保證,其表示如果辦不下來,責任依舊是在開發者身上,需要根據相關規定做出修改然后再次申請版號。由此可見這種代辦服務買的只是一個跑腿服務,能不能審核通過還兩說,可事實上其代辦服務在速度上并不比開發者親自辦理快多少。
記得在《關于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出臺之后的幾天內,騰訊和360就順勢推出了自家的游戲版號辦理服務,根據騰訊開放平臺給出的方案顯示,約15000元的代辦價格要比某寶上的更劃算。該平臺還表示,如果申請者提交的材料齊全的話還能實現零時差送審,快速滿足申請者的版號辦理訴求。對于游戲版號辦理需要提供的必備材料,如公司注冊、著作權證書、ICP許可證等,也可以通過騰訊創業服務平臺一站式辦理。
360方面也不甘示弱,根據不同的服務方式和辦理時間,360游戲資質辦理服務提供多種形式的價格。其中游戲版號申請服務價格為10000元,游戲備案服務價格為2000元,軟件著作權按照3-35個工作日的不同辦理時間,價格從5000到600元不等。此外,360游戲的資質辦理服務還提供“軟著+備案+版號”和“軟著+版號”兩種形式的套餐服務,價格分別為14000元和12000元。
但是!不管是騰訊還是360,目前都已經關閉了相關服務,在騰訊創業服務平臺上也僅有ICP經營許可證、IDC許可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等資質的辦理,并且代辦方均為第三方,騰訊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和交易擔保。[!--empirenews.page--]
廣電總局早已對版號代辦服務說NO!
話說在廣電總 局發布《關于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之前,他們就已經考慮到了這項規定會催生出所謂的代辦服務,因此在“通知”發布之后就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過解答。
其中針對移動游戲出版審批是否收費,是否存在“加急辦理”通道廣電總局是這樣說的:總局和省級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在移動游戲出版審批過程中不收取任何費用,不僅在移動游戲出版審批中不收費,在其他的游戲出版審批中也不收費。移動游戲出版審批程序根據《通知》有關規定執行,不存在任何所謂“加急辦理”的通道,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游戲企業認真學習國家各項政策法規,不要輕信網絡謠言。
大限將至 未取得版號的手游現在怎么樣了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社會上存在一些所謂“代辦版號”的“中介”,總局對此如何看待?其回答是:總局不允許不具備資質的單位申報游戲作品出版審批,也從未授權或指定任何組織或個人開展所謂“代辦版號”的中介服務。社會中所謂打著“代辦版號”等旗號借機斂財甚至詐騙的“中介”組織和個人,廣電總局方面持明確反對態度。如果出版服務單位參與其中,社會各界可向廣電總局進行舉報;如涉嫌犯罪,還可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騰訊和360要關閉游戲版號辦理服務了,畢竟樹大招風,跟廣電總局對著干準沒好果子吃,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尚存的版號代辦公司其合法性和可信度都十分值得懷疑,最終承擔風險的依舊是那些心急如焚的開發商。
那么除了版號代辦就沒有其他能夠讓手游如期上線的方法了嗎?當然有,在廣電總局的答疑文件中我們注意到這么一個問題,即出海游戲、或海外游戲進入中國市場,是否都需要取得版號?總局表示出海的游戲,只要不面向中國用戶就不需審批,海外游戲進入到中國市場必須審批。
基于這樣的解釋,再結合“通知”中的相關規定,不少游戲廠商選擇通過在非中國地區上架游戲來達到規避版號申請,如期運營游戲的目的;或者通過申請國外賬號,以一個境外開發者的身份來上架游戲,在 App Store 中國區里這樣的例子確實不少,當然了,這些未取得版號的國產手游在宣傳推廣和開展相關活動的時候就得格外小心了,總之還是讓人覺得很不痛快。
其實廣電總局發布《關于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的本意是為了規范中國的游戲市場同時便于管理,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所謂的“通知”反而成為了開發商們沉重的包袱,而由此催生出的版號代辦服務也讓廣電總局一臉尷尬,眼下“大限”將至,面對天量的待審游戲,廣電總局接下來是不是應該做點什么來彌補一下呢?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