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是僅次于比特幣的第二大最有價值的區塊鏈,并且在NFT交易量中排名第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已經完全優化,以太坊合并就是為了讓網絡變得更好。以太坊合并將使區塊鏈從工作證明共識機制轉變為股權證明,這種合并意味著ETH持有者將作為驗證者而不是能源密集型計算機進行工作,從而創建更高效的區塊鏈并減少其碳足跡,并且這個合并只是整體升級的一部分。那么究竟以太坊合并是利好嗎?大家想要知道以太坊合并究竟是好是壞?下面就讓我為小伙伴們分析一下。
關于以太坊合并究竟是不是利好,有以下幾個觀點:
1、以太坊1不會被棄用。
在最初的設計中,確實有提到會用難度炸彈將ETH1棄用,但在現在的“共識層+執行層”的路線中,ETH1和ETH2是合并的,并且在合并之前,所有的NFT加密代幣、鏈的狀態歷史、DeFi應用都會繼續存在。
2、不會出現分叉幣或者硬分叉。
因為轉權益證明從一開始就是社區共識,持有ETH沒有任何問題,起碼5年內是不需要把ETH代幣,升級為新ETH代幣。所以啊,現在各種ETH2.0代幣,以及所謂的測試網代幣都是P局,沒有,沒有,沒有.....強調三次。
3、不會存在百萬級別ETH質押到期的崩盤。
在很多人會臆想出關于ETH質押到期而產生巨大的拋壓-----那些在32個以太坊價值只有1WU的時候就質押的人會不會想要獲利?
不會,首先合并不會解鎖ETH,而是在合并后的硬分叉開始(時間大概在6~8個月)后,并且ETH不是一次性全部解鎖,而是排隊解鎖,每天只有1125人可以解鎖,這意味著解鎖的過程需要一年,并且每日最多就只有3.8W個ETH流向市場,這還沒有算上繼續質押的收益率------要知道未來的質押收益率很可能會繼續提高。
關于以太坊合并究竟是好是壞,首先大家應該知道這個ETH具有極強的“商譽”和IP效應,開發者和用戶更愿意使用以太坊網絡。同時以太坊的市值比Solona市值高了近10倍。同時,以太坊的價值也不再是當年那樣只能當成ICO的發行平臺,而是支持了DeFi生態,GameFi生態,以及可以預見的web3.0生態以及元宇宙生態。
那么這樣的現狀下,PQ=MV理論對以太坊的估值就是極其片面且失真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結合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一個更“兼容”的估值理論。同時,因為以太坊在長時間的市場檢驗過程中,不管是去中心化程度還是安全性上,都形成了非常深厚的護城河。
其他公鏈如果要想獲得DeFi的市場份額,就只有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對以太坊跨鏈,讓頭部DeFi項目跨鏈部署;另一方面就是復制同樣完整的生態,并且以激勵的方式來獲得各方面的流動性,也就是俗稱的“用資金來換取空間和時間”。
同樣的,DeFi、web3的生發,也會讓以太坊的估值起到突破性的增長,而不僅僅只是被當成一種具有手段的消費品。此時,以太坊如何估值,就取決未來整個行業會呈現出什么樣的形態。
上述內容就是我對于以太坊合并是利好嗎以及以太坊合并究竟是好是壞這兩個問題的具體闡述。盡管以太坊仍然使用工作量證明,但它的新機制權益證明(PoS)目前在信標鏈上與其并行運行。該鏈負責創建新塊、驗證它們并用ETH獎勵驗證者以保持網絡安全,而無需使用智能合約功能。主網將使新網絡能夠在權益證明系統中運行智能合約,并包括以太坊的完整歷史和當前狀態。這是為了確保所有ETH持有者和用戶都能順利過渡,能夠最終走到一起。
相關閱讀推薦
最新資訊
最新游戲
slidetounlock中文版
查看少年刀劍笑
查看英靈亂戰Brawlhalla國際服
查看抵御僵尸
查看山海GO
查看囧囧兔
查看火柴人大亂斗全部武器解鎖
查看我的nba2k
查看云端問仙手機版
查看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