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偏食2018:00 2018年日偏食及表現8月11日晚,當晚全國多地觀測到日偏食。
8月11日晚,天宇出現罕見的日偏食。在南京,隨著暮色漸漸升起,原本鮮紅的太陽漸漸“丟了一角”,在云層中忽隱忽現,緩緩落下。日偏食伴隨著晚霞,傍晚時分,在江邊上演“一日風雨晴”。
這次日偏食從北美東北部開始,經過北冰洋、北歐、北亞,最后在東亞的中國結束。沒錯!在中國,這次日食快結束了。
具體來說,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大部分地區可看到3354次“日暮有食”;在西北大部分地區,可以看到完整的月食過程。
下圖為具體區域,其中紅色圓圈稱為“日落圈”,代表取食和日落的過程。
日落圈以東,表示日食在——“初虧”開始時,太陽已經落在地平線上,所以看不到日食。浙江東部、福建東部、臺灣省等地就是這樣。
日落圈內,表示日落時正在發生日食,即“日落有食”;中間的黃線表示日落時分,是“吃很多”的時候——,也就是“吃得最多”的時候。這次在我國東部和東北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帶食日落。
日落圈西側紅線表示日落時,日食已結束——“最后一次接觸”。再往西,你可以在日落前看到日全食。在中國的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其他省份,以及四川、西藏、陜西和內蒙古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日食的全過程。
偏食是什么意思?
日偏食是指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地球運行到月球半影時,地球的一部分被月球陰影外的半影遮擋,在這個區域看到的太陽的一部分會被月球遮擋的天文現象。這種天文現象被稱為日偏食。
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所以太陽和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有近有遠。因此,觀測者看到太陽被半影中的月亮部分遮擋,稱為日偏食;日食時,觀測者在本影中看到太陽被月亮完全遮住,稱為日全食;周圍有一圈光暈,叫日環食。
當月球繞地球運行到與太陽幾乎同時升起和落下的點時,從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稱為新月。日食發生在新月。新月的周期約為29.53天。但并不是每29.53天發生一次,因為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平面和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平面并不完全重合,它們之間平均有5 9 的夾角。因此,只有當太陽和兩個軌道平面的交點在一定角度內時,才會發生月食。
日偏食每隔幾年發生一次。
在世界范圍內,每年至少會有兩次日食,有時會有四五次。好消息是今年會有三次,但前兩次,分別發生在2月15日和7月13日,國內看不到。
今天的日偏食其實是全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現象之一。因為對于中國北方來說,即使是觀測條件很好的日偏食,也是6年沒見過了。8月11日的日偏食主要出現在北冰洋大部分地區、北美北部、北歐、亞洲北部包括中國北部。在中國中部和東部可以看到帶食物的日落。這次日偏食的最大食度接近0.74,明顯位于北冰洋人跡罕至的區域。不過,這次日偏食在中國很多地方還是可以欣賞到的。比如在新疆和內蒙古西部,雖然日食只有0.2左右,但你可以欣賞到從初虧到最后一次接觸的全過程。在北京觀測時,月食在0.35左右,太陽會在最后一次接觸前落山。東北大部分地區也可以帶著美食欣賞夕陽,美食點更大。比如中國最北部的漠河可見的最大食點可達0.55以上。總之,這次日偏食是一次很好的觀測機會。
上一篇:半藏森林近況,半藏森林發文訴網暴
下一篇:李鐘碩yg合約,李鐘碩還在YG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