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雖然每一季都有人在討論是否有內幕,或者說還沒開始,他們就考慮了讓誰出局,或者說是歌王基本已經內定了,但是具體怎么樣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
我是歌手4第二輪競演結束,關喆和haya樂團成為首輪淘汰的歌手,至此,內地歌手全軍覆沒。
這是四季我是歌手來,首次出現內地歌手全軍覆沒的局面,并且,這種全軍覆沒出現在了首輪淘汰上,簡直令人不敢相信,朗讀菌是指這種“局面”不可思議,而不是指關喆和haya淘汰這件事。
我是歌手似乎在前三季里就已經掏盡了內地唱將,導致第四季的歌手地域分布情況出現了史上最不均衡的尷尬局面,我是歌手4的歌手地域分布情況是這樣的——
臺灣:蘇見信,徐佳瑩,趙傳
香港:李克勤,李玟(美國籍的李玟出生地是香港,可作半個)
韓國:黃致列
內地:關喆,haya樂團嚴格上講,跟李玟的地域坐標都有些尷尬,這個樂團屬于中國蒙古族,但成員卻是來自世界各地
是的,我是歌手4的局面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港臺歌手占據了半壁江山,首期就出現了外援歌手,內地僅有關喆一個完整的代表,且他和haya樂團在第一輪競演中同時名列最末,在首期淘汰場里雙雙出局。
而已經曝光的第一個替補的歌手張信哲也來自臺灣,第一個曝光的踢館歌手蘇運瑩雖然來自內地,但完全是個排不上號的新人歌手,甚至還算不上是正兒八經的出道歌手,比起第三季踢館的譚維維、李榮浩、李佳薇,蘇運瑩江湖地位不如譚維維,唱功不如李佳薇,奇葩又不如李榮浩(在這里,奇葩絕對是贊詞,朗讀菌第三季時深深地被李榮浩的「小芳」洗腦了),難道真的靠一首「野子」就能打天下,恐怕沒那么容易。
我是歌手為何會出現第四季這樣失衡的局面?老干部李健難道是內地歌手的最后一個驚喜?
這樣的局面就像是去年11月底星光暗淡的金馬獎一樣,也令人尷尬得緊。第一期結束之后,作為觀眾的我們倒也收獲了兩枚驚喜,一個是低吟淺唱的徐佳瑩,一個是顏值聲音身材俱佳的黃致列,其中,黃致列在兩期歌手播出之外,粉絲比之前漲了近百萬(朗讀菌是看了他在「天天向上」唱“開封有個包青天”后果斷粉上的),可是他們一個是臺灣的,一個是韓國的,跟內地沒有半毛錢關系。
節目進入第四季,來到這個舞臺的歌手多達45位,內地歌手占了近半,而前三季的首發歌手至少有三位來自內地,三季的歌王羽泉、韓磊、韓紅,也都是內地的(雖然不排除有地域保護傾向,你們懂的),首發歌手里必有“芒果選秀出身”歌手的定式也在第四季里打止....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印證著:內地歌手沒人了。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局面,自然是有原因的。其中一個大背景原因是:唱片業不景氣,華語音樂、華語樂壇在走明顯的下坡路。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網友剪輯的長達150多分鐘的視頻,視頻的內容是:21世紀初的頭幾年,華語音樂正處于鼎盛期時當下炙手可熱的歌手上百首熱門金曲的合輯,其中便包括周杰倫、王力宏、陶喆、林俊杰等唱作俱佳的男歌手和孫燕姿、蔡依林、梁靜茹、張惠妹等聲情并茂的華語天后。
當時看完這個視頻,最大的感受便是:十年前的歌手各具風格,十年前的歌曲首首好聽,十年前的華語樂壇還那樣生機勃勃,十年前的金曲獎還那樣星光璀璨!
扯遠了。是的,因為大環境背景所至,華語樂壇輸送新鮮血液培養新力量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這三年國內音樂類綜藝節目對歌手的需求速度,供不應求,直接導致了「我是歌手」沒有足夠的后備資源。
加上國內同類型音樂節目的出現,在競爭中消耗了許多歌手,譬如「蒙面歌王」,譬如「隱藏的歌手」等。朗讀菌在這里要吐槽一下2015年某衛視的「蒙面歌王」,這個節目最“罪孽深重”的地方就是浪費,將線下的好歌手挖掘出來卻不能將他們的光芒完全釋放,真心浪費,譬如李克勤,譬如許茹蕓!
「蒙面歌王」和「隱藏的歌手」在歌手上的搶占先機,使得「我是歌手4」要極謹慎地使用這些重復型歌手,而「中國好聲音」的幾位大咖導師合作的可能性不大,觀眾也早已有些視覺疲勞了,因此排除在名單以外的歌手就越來越多,能選擇的也就越來越少了。
與此同時,歌手的選擇數量越來越少,觀眾對于新鮮面孔的期待卻不減反增,誠如「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所言:我們(湖南衛視)做了十幾年的電視節目,我們親手培養了全世界最挑剔的觀眾。
朗讀菌記得第三季首發陣容曝光的時候,不少觀眾表示失望,表示根本不樂見韓紅、孫楠這樣的“油條型”在線歌手出現在這個節目里,所以當詩人氣質般的老干部李健出現在觀眾視野時,觀眾(尤其是女觀眾)就像是獲了寶一樣,心花怒放,如沐春風,李健一夜之間,“老干部”這個年度熱詞也是由此生,而升華于霍建華、靳東之身。可見選對一個歌手有多重要。
最新資訊
熱門文章